第一,关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年多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我们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在何副总理的具体指导下,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结构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反映金融运行的主要宏观金融指标也体现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状态,9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7%,M2同比增长8.4%,贷款同比增长6.6%,还原地方债务置换影响后的贷款增长7.7%左右,社会融资成本也处于历史低位,为我国经济的回升向好和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创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阅读量:10008
2025年10月9日,香港与印尼金融市场同时传来关于人民币的重磅动态:香港金融管理局升级版“人民币业务资金安排”正式生效,中国银行雅加达分行当日便依托该安排完成印尼市场首单人民币贸易融资业务。政策创新与市场实践的即时呼应,不仅印证了人民币跨境使用需求的持续高涨,更凸显其国际化进程中“安全与发展并重”的鲜明特征。 阅读量:15835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4月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主任陈之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副主任苏赟介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克歆主持发布会。以下为文字实录。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5年4月2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陆磊,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产保险监管司司长尹江鳌,国家外汇管理局外汇研究中心主任陈之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党委委员、副主任苏赟介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克歆主持发布会。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25年3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5年一季度外汇收支形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国家外汇管理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3月,银行结汇13601亿元人民币,售汇13742亿元人民币。2025年1-3月,银行累计结汇37965亿元人民币,累计售汇42100亿元人民币。
在全球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坚定践行 “双碳” 目标的大背景下,绿色金融成为经济领域的关键发展方向。2025 年以来,绿色金融债券市场呈现出 “井喷式” 发行态势。截至 4 月 18 日,依据发行起始日统计,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已飙升至 1660 亿元,而 2024 年全年发行规模为 2225 亿元。如此迅猛的发行节奏,无疑将给银行业带来诸多深刻变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其中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度的提升成为关键一环。近期,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与金融创新举措的实施,人民币跨境使用便利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突破契机。
在全球金融格局中,上海正稳步迈向世界级金融中心的征程。近期,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上海提升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注入新动力。这一方案的出台,与上海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既有成就、现存不足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紧密相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化金融制度型开放,加大金融支持“走出去”企业和“一带一路”建设力度,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化金融制度型开放,加大金融支持“走出去”企业和“一带一路”建设力度,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外汇局、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信息显示,截至2025年2月末,涉农贷款余额为51.88万亿元,同比增长8.9%;2025年前两个月新发放的普惠型涉农贷款平均利率降至4.52%。2025年1-2月,农业保险提供风险保障0.9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8%。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改革完善人身保险行业营销体制,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转型,金融监管总局近日印发了《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在全球金融格局深度调整、经济一体化持续推进的当下,人民币跨境支付领域喜讯频传,诸多关键数据彰显出其取得的重大突破,一个更加多元、高效的国际支付体系正逐步成型。